近期,河北省多地遭遇强降水天气,其中易县此次降水打破当地观测史单日降水纪录,24小时降雨量达362.6毫米,相当于近一年的雨量,局部地区出现农田积水、土壤过湿等情况,对大豆等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。为降低灾害损失,保障农业生产稳定,粮油所大豆团队迅速组建科技服务专家队伍,赴易县、涞源等地开展灾后技术指导与服务。
专家团队先后深入易县裴山镇、涞源县金家井乡等地,实地查看田间积水排灌、大豆植株长势及病虫害发生情况。通过与当地农户、农业技术人员交流,详细了解降水时长、积水深度、土壤墒情等关键信息,重点记录了不同大豆品种、不同生育期的受灾差异,为后续技术方案制定提供第一手数据。
针对调研发现的农田积水、根系缺氧、病虫害潜在风险等问题,团队结合两地实际情况,现场制定并推广针对性技术措施:
(1)对于积水地块,指导农户利用机械排水与挖沟导渗相结合的方式,尽快降低田间水位,避免根系长时间缺氧腐烂。
(2)针对雨后可能高发的根腐病、霜霉病等病害,推荐使用代森锰锌、甲霜灵、多菌灵、恶霉灵等高效低毒杀菌剂进行预防,针对点蜂缘蝽、棉铃虫、大豆食心虫等重要害虫,推荐使用甲维盐、高效氯氟氰菊酯、氯虫苯甲酰胺等高效低毒杀虫剂进行科学防控,详细讲解了科学施药方法。
(3)对长势较弱的地块,指导农户适量追施速效氮肥和磷钾肥,补充营养,提升植株抗逆性。
此次科技服务为易县等地大豆灾后恢复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撑,下一步,团队将持续跟踪两地灾情变化,根据作物生长动态调整技术方案,助力农户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,保障大豆生产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