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国科普月活动的热潮中,9月27日,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组织初一年级45名学生走进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杂粮科普基地,开展了一场以探秘“科技的力量”、解锁“舌尖上的科学”、传承“古老的农耕文化”为核心的科普研学实践活动,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科学与农耕的碰撞。
研学活动精心设计了四大实践环节,涵盖展室杂粮知识学习、展示田作物测量、千粒重计算以及基因编辑与显微镜微观观察。活动中,45名学生被分为4个小组,轮流参与各项实践任务,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深度体验。此外,活动还设置了室内科普小讲堂环节,谷子所刘猛研究员以PPT演示的形式,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主题为“传承粟文化、尊重劳动、珍惜粮食”的科普课,生动讲述了谷子的历史起源、文化内涵、营养价值及生长过程,内容丰富且贴近生活,同学们全程听得聚精会神,不少学生还拿出笔记本,认真记录下课堂中的精彩内容。
活动尾声,学生代表主动分享了本次研学活动的感受,表达了对科学知识的热爱与对农耕文化的敬畏,并期待未来能参与更多类似的研学活动。学校老师表示,此次科普研学活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界限,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,不仅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杂粮的科学价值,更在实践中培养了他们尊重劳动、珍惜粮食的意识和品德。